凡人是可以成神的,只要他能创造一个世界,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这样的神,其中一位的名字叫做手冢治虫。1928年11月3日,日本大阪丰中市的一个医生家庭诞生了一个男孩,随后男孩被取名为手冢治。
幼年的手冢治兴趣广泛,每天沉迷于电影、戏剧表演和绘画。他的画和作文经常被老师张贴在走廊里给全校同学展览。从现在在日本宝冢市立手冢治虫纪念馆里所展示的他小学6年级时的画作就能看出手冢治不俗的绘画天赋。
而且和当时很多的日本男孩一样,手冢治也沉迷于昆虫。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力提倡自然科学教育,亨利法布尔的《昆虫记》作为科普读物在日本风靡一时,男孩们经常对着各种昆虫图鉴研究昆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历史性的一刻在1939年的夏天来临了——
那一天,手冢治的同班同学石原带了一本彩色的昆虫图鉴来到学校,手冢治和其他同学一起围着石原辨认昆虫,忽然石原翻到了一条细长的不知名虫子,有人问:“这是什么虫啊?”
手冢治说:“好像叫治虫。”因为日语里“治”和“治虫”的发音一样,那个提问的同学就跑到黑板前写下了四个大字——“手冢治虫”,然后说:“手冢不就是治虫吗?”
从此小男孩手冢治便有了一个新名字“手冢治虫”。手冢对这个新名字十分喜爱,甚至把自己课本和作业本上都改成了手冢治虫。这让老师们很头疼,不得不一次次指出:“手冢,请写上你的真名。”但无济于事。
手冢治虫的少年时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渡过的,在这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动画电影,那就是由中国动画的先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三兄弟制作的《铁扇公主》。
1939年万氏三兄弟来到上海,雇佣了70多名有丰富绘画经验的人员,历时一年半最终在1941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铁扇公主》,这部深受迪士尼动画影响,又有着独特中国绘画元素风格的作品一上映便轰动了中国。1942年,日本一家电影公司将其引进到了日本国内,也正因为当时美日两国已经开战,迪士尼动画已无法进入日本,所以《铁扇公主》就成为了第一部在日本上映的动画电影。
银幕上那一帧帧活动的动画深深地吸引了少年手冢治虫,这第一次的接触不但在他心里种下“我也要做出这样的动画”的种子,也让万氏三兄弟成为了他一生的偶像。后来他还曾先后两次专程去上海拜访了偶像,第一次是在1981年,手冢治虫见到万籁鸣后,兴奋不已,激动地握住万籁鸣的手说:“我是看了你的片子以后,才搞动画的。”第二次是1988年,手冢此时已身患绝症,自知来日无多,但还是不辞辛苦去上海看望了已是古稀之年的偶像,回来后抱病完成了动画片《我的孙悟空》的草案,并在扉页上写下了“这是我的孙悟空”的字样。
二战结束以后,手冢治虫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级,因为年龄原因他没有被强制征兵踏上战场。可谓是命运的眷顾,设想战争若再晚两年结束,手冢被送上战场成为炮灰,日本的动画和漫画产业能否兴起并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完全是一个未知数。
因为生于医生世家,此时的手冢治虫虽然已经立志要做动画,但仍然抗拒不过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他被送入了大阪大学附属医学部成为了一名医科大学生。但这并不能阻止他画画。
脱离了家庭的束缚,手冢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在进修学业的同时,他开始在报纸《每日小学新闻》上连载四格漫画《小马日记》,并借此出道,开始结交漫画界的前辈与同行。也正因为手冢治虫的到来,一场漫画界的历史性变革拉开了帷幕。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着,漫画也随着报纸的流行而蓬勃发展了起来,但在之后百余年的岁月里,无论是单幅、四格还是长篇连载,同一部漫画作品的画格都是一样的大小,人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也基本不变。
然而在1947年,这种情况发生突变,当时手冢治虫给他的冒险漫画《新宝岛》里首次加入了电影的分镜和蒙太奇效果,远景、近景、特写、慢镜头的分格方式让给当时的读者带了极大的震撼,人们直呼“画面在书上动起来了!”
《多啦A梦》作者藤子不二雄曾这样回忆《新宝岛》给他带来的冲击:“当时感觉画面像电影一样流畅,简直不可思议。”而受到《新宝岛》影响的不仅是藤子不二雄,《阿松》的作者赤冢不二夫、《银河铁道999》的作者松本零士,以及《假面骑士》的作者,开创了假面英雄风潮的石森章太郎等无数早已名垂青史的宗师级漫画家,无不认同是《新宝岛》觉醒了他们的漫画之魂。
正因如此《新宝岛》的销量高达40万本,在当年战后百废待兴的日本,一本漫画能有如此销量简直是奇迹。而在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新宝岛》的艺术成就更是不可估量,它使漫画脱离了绘画的局限,成为了更接近电影的艺术形式。也让新式漫画与此前的连环画分道扬镳,一个新的漫画天地从此创世诞生,并影响整个世界至今不衰。
此后十多年,手冢治虫开始了堪称疯狂的漫画创作,仅在1947年到1951年的5年时间里,他就创作了33本单行本,相当于现在一个全职周刊漫画家的5年工作量,要知道这段时间手冢还是一个有大量作业、实验还有实习要应对的医科大学生。他甚至还在毕业后考上了研究生,并在1960年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实在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热情和才华支撑着这个“画神”和“学神”取得了如此恐怖的成就,仿佛他来到人间的使命就是要把自己灵魂深处所有的幻想和感悟都画成漫画呈献给世人。
成长于战争年代的手冢治虫深知生命的可贵,他并不满足于只创作供人消遣娱乐的漫画,因此《大都会》、《森林大帝》以及《铁臂阿童木》等一系列不朽名作便在这个阶段诞生了,这些作品中庞大的世界观设定还有对人类欲望和复杂矛盾冲突的深刻描写,是以前任何一部漫画作品中都没有出现过的,它们在给读者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动和思考,可以说手冢治虫在给漫画赋予了电影属性以后,又赋予了漫画深刻的文学生命。
而且手冢治虫一生都在寻求创作题材上的突破,他不仅奠定了如今日本少年漫画和科幻漫画的基础、创作了诸如《狗面人》这种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矛盾和人性善恶的作品,还考虑到了要创作专门面向女孩子的漫画,于是史上第一部少女漫画《蓝宝石王子》诞生了。这部漫画中女扮男装的蓝宝石公主吸引了无数女性,在男权思想严重的日本,她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女孩子也可以成为故事的主角,进而觉醒到了女孩子也可以成为漫画家。
在今天我们为高桥留美子、武内直子、clamp等女性漫画家的作品所感染时,也不要忘记,开辟了少女漫画这一片疆土的人,正是手冢治虫。
时间转眼到了1960年代,此时已经画了十几年漫画的手冢治虫已不再满足于单纯漫画创作,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制作动画。
彼时的日本经历了艰苦的战后十五年,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家用电视的普及让手冢治虫看到了制作动画的希望。因为动画电影成本之巨大是个人无法负担的,而相对而言创作电视动画的成本却很低廉。于是手冢治虫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开始组建动画工作室,开始了第一部日本电视动画《铁臂阿童木》的制作。
1963年,《铁臂阿童木》开始在电视台放映,引发了收视狂潮,平均收视率达到了47%,相当于日本有一半的电视都在收看《铁臂阿童木》,从此日本电视动画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了。
而《铁臂阿童木》在创造了历史的同时,也突破了迪士尼所制定的动画行业标准,为日本动画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创作体系。
一直以来,迪士尼动画都是按照电影级别制作动画的,在每秒24帧的画面里,每一帧都要画上动画,也就是每秒都要24张画组成。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角色动作极为细腻流畅,但弊端就是成本巨大。
而是手冢治虫对此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改革:把每秒24张画减为每秒8张。
制作上,手冢治虫不过分追求逼真的动作和场景,而重在让观众看故事。同时他还舍弃了画人物台词口型的变现方式,只用简单的“开中闭”三个口型代替,并建立了所谓的“动画银行”,就是把每一集可能重复出现的诸如变身、施法等桥段储存起来反复使用。
这种标准改革让制作动画画面的难度瞬间降低,大批漫画人看到了制作动画的希望,开始投身于动画制作。一时间,动画工作室在日本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各个电视台也开始抢占市场。从此,日本动画产业体系开始一点点走向完善。
而作画难度的降低,也让日本动画人把精力投入到了人物造型、故事剧本、分镜设置……等方面的打磨上,经过几十年的逐渐演化和变革成为了今天无与伦比的特色和优势。可以说今天日本动画能统治世界商业动画市场,手冢治虫的改革功不可没,这是手冢为历史做出的选择。
就在日本动画方兴未艾的时候,手冢治虫的日子却不好过。作为一个并不成功的商人,他并没有考虑到该如何用动画长久盈利。为了做推广,他在一开始就把《铁臂阿童木》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电视台,也并没有想到要收取什么贴片广告提成,以及什么周边产品收入。
《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等一系列动画在给手冢治虫赢得了至高名誉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笔笔的赤字。1973年,手冢治虫的公司“虫制作株式会社”终因债台高筑而倒闭了。这也标志着他的动画生涯也走到了终点。
然而作为动画人的手冢治虫虽不在了,但作为漫画家得手冢治虫却在此时迈向了他艺术生涯的最高峰。在公司刚刚倒闭之时,手冢治虫曾想着远渡海外躲债,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留下来和自己最亲密的战友——画笔一起并肩作战。
1973年,为了还债的手冢治虫又开始了疯狂的漫画连载,而且手冢在漫画质量上也是毫不敷衍,甚至创作水平远远超越了自己早起的漫画作品。比如以佛教创始者乔达摩·悉达多一生为原型,描绘一个凡人历经磨难最终成佛的《佛陀》;以三眼族孩子写乐保介为中心,串联了世界各个文明传说,拥有庞大幻想世界观的《三目神童》;通过无执照天下外科医生黑杰克的行医经历,揭露和批判日本医学界弊端的《怪医黑杰克》,都引发了漫画界乃至整个日本社会巨大震动。
而堪称手冢治虫一生最高水准,也是日本漫画最高水准的作品——《火鸟》同样诞生于此时。
火鸟就是中国的凤凰,其实凤凰的传说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传说之中,也有人将其称之为不死鸟。传说,人只要是喝下了火鸟的血就能永生,这也让它成为了贪婪者的眼中的目标。于是《火鸟》的漫画故事就以不同的人在宇宙的各个时空中和火鸟相遇的情节为线索展开了。其中对人类以阶级、种族、宗教利益为先的思考,对人类对于弱者、异族以及异种生物的迫害的批判,不禁让读者深思。
而除了深刻的思辨之外,故事里每个初看起来独立的篇章之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逻辑关联的严谨程度、故事衔接的严丝合缝,每次重读都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纵观日本现存的所有漫画作品,不论是情节还是结构,《火鸟》是最能体现东方哲学,特别是佛教哲学思想的作品。故事中每个人的悲欢离合,因果轮回,以及火鸟代表的永恒的无常命运无一不渗透着手冢治虫对佛教思想的体悟。
当读者在阅读《火鸟》时,最鲜明的一个印象就是手冢治虫对世间万物的怜悯和慈悲。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他对被压迫者的描绘上,还体现在他力图救赎给他人带来苦难的独裁者、压迫者,给他们以新生。
可以说,手冢治虫的漫画生涯也在《火鸟》的创作中得到了升华。但让人遗憾的是,他没能坚持把《火鸟》画完,在创作将所有线索和人物最终关联在一起的最终篇时,手冢治虫先生去世了。
1989年初春,手冢治虫因胃癌发作被送往东京半藏门医院抢救。
2月9日,因医治无效辞世,享年60岁。
虽然说手冢治虫的直接死因是胃癌,但所有接触过手冢的人都清楚,其实他是活活累死的——手冢治虫在40年的创作生涯中,平均每周要画4个周刊连载,基本等同于现在日本最繁忙的周刊漫画家的工作量。这其间还包括他主持创作出30多部动画片的10年。另外他每周都要坚持看书和看电影来充实自身,还有受邀定期外出演讲教学……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他是以怎样的工作强度度过这40年的,又是以何等的热忱支撑自己的走过这40年的。
甚至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手冢治虫先生仍然想要画画。当时,躺在病床上的他留给世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请给我一支铅笔。”
时至今日,手冢治虫所播下的种子已经长成了通天巨树,而巨树的果实早已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在这里我想说,谢谢你漫画之神,谢谢你赐予我们的果实。
来源:宅男福利社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公众号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my873344@163.com
喜欢我们,务必关注